血氧飽和度(SpO₂)與流感季健康管理要訣
香港正值流感高峰期,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能引發隱形缺氧風險。本文從臨床醫學角度,剖析定期監測SpO₂在流感康復管理中的必要性,並提供智能監測設備的應用方案。
SpO2 定義
外周毛細血管氧飽和度(SpO2)反映血液中含氧血紅蛋白的比例,是非侵入性監測血氧水平的關鍵指標。其計算公式為:
含氧血紅蛋白 ÷ 總血紅蛋白 × 100%
SpO2的核心組成:
- 血紅蛋白:紅血球內負責運輸氧氣的蛋白質,賦予血液紅色。
- 氧氣攜帶能力:在正常生理條件下,每克血紅蛋白可攜帶約1.34毫升氧氣。
香港衞生防護中心提醒:
健康的人患上季節性流感後,通常會於數天至兩周內自行痊癒。病徵可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肌肉及關節痛、疲倦和頭痛;亦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等。
然而,高風險人士患上季節性流感,有機會出現嚴重情況,例如長者、五歲以下兒童、孕婦及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。
流感相關併發包括
- ▶ 肺炎
- ▶ 敗血症
- ▶ 腦炎
- ▶ 心肌炎
臨床意義分級:
SpO2數值反映血氧水平,與臨床狀況密切相關。以下為數值範圍及建議:
SpO₂數值範圍 | 臨床解讀 | 流感患者建議措施 |
---|---|---|
95%–100% | 正常生理範圍 | 維持現有生活模式 |
90%–94% | 輕度血氧降低 | 監測環境因素(如海拔、溫度、運動強度) |
<90% | 低氧血症風險 | 立即就醫,配合進一步血氧器分析 |
可以進行智能監測設備
本設備檢測結果需配合臨床症狀綜合判斷,不可作為獨立診斷依據